粘度是衡量机油对发动机各部位润滑性能的重要指标。机油粘度可以被看作是“厚度”或流动阻力。机油有“厚度”才能形成油膜保护发动机,但同时又不能太厚,否则机油不能及时流动到发动机的各个部位。粘度指数是衡量机油粘度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。简单来说,低温时候,机油要流动得快,高温时候,又不至于太稀而让发动机失去保护。
粘度的秘密都藏在机油标号里了。按照我国目前执行的SAE(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)机油粘度标准,机油标号的形式类似“0W-40”这样,“W”泛指“冬季”,W前的数字越小,则低温流动性越好。
“W”后面的数值表示的是机油的高温粘性指数,数值越大粘度越高,指的是在高温气候下冷车启动时适应大致的温度范围。市场上常见的机油,高温粘度从20到50不等。而通常,我们认为20-30的机油属于相对的“低粘度”机油。
今天的发动机制造向轻型化、高密度、高精度和低间隙的方向发展,精密的发动机已经不需要依靠机油的大粘度来提高密封性,低粘度的机油也完全可以满足其密封需求。
第二,低粘度机油在低温条件下依然流动快,发动机在冷启动时也能快速泵送到各磨擦面,减少磨损和发动机运动阻力,降低油耗和废气排放,适应了节能环保的时代主流。从这两点看来,低粘度机油在今天算得上是“好机油”。
然而,凡事都有其两面性。低粘度机油是好机油,却不是适用于所有发动机的“万金油”。而这取决于你的发动机工况。随着车辆的使用年限增长,每部发动机的磨损状况各异。应当注意,流动性好但密封性相对差的低粘度机油,如果遇到加工精度低或磨损增大的发动机,可能发生“烧机油”现象。因此对于此类发动机工况,低粘度机油并非合适之选。
3.4步搞定粘度选择
选择粘度的原理并不复杂,关注发动机工况的变化是关键。4步轻松搞定粘度选择:
1)参考车辆使用说明书的推荐粘度。
2)随着行驶里程增长(如,15-20万公里以上)和磨损的加重,适当提高粘度。
3)关注车辆的负荷与转速。如,市区代步用低粘度;长时间越野、重载、磨损严重的车辆选高粘度。
4)当发动机噪音增大、油耗增加并出现动力下降时,如经检测气缸压力下降,可试着换高粘度机油缓解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