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识之窗
首页 > 资讯 > 知识之窗

对于合成润滑油的几个“高级”认识陷阱

2017-11-14 09:41  点击:283
普通消费者对于全合成机油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,一个原因是机油化学比较复杂,没几个人搞的明白,也没兴趣去搞明白;另外一个原因是被广告宣传给洗脑了。今天不讲常见的低级错误认识,讲一些连润滑油经销商都经常会被忽悠进去的“陷阱”。

陷阱1:全合成机油是最好的
通常所说的全合成机油是指以四类和五类基础油为基础油的润滑油,其中四类代表是聚阿尔法烯烃PAO,五类代表是酯类Ester和聚乙二醇 PAG。

对于润滑油基础油不了解的车主可能会认为,基础油的类别越高,产品也就越高档,认为5类>4类>3+类>3类>2类>1类。3>2>1是成立的,但是5>4>3+是不成立的。

第五类基础油分类其实是个垃圾桶,只要不属于前面几类,又不愿意给他们单独分类,所以就把他们都放到了个大类里,例如石脑油,硅油,多元醇酯,聚酯,PAG和PFPAE。知道大家看了这些名字就头疼,放心,不讲化学课。

网络见过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润滑油品牌说自己是6类基础油,有点想笑。周星驰说过:“女明星出来拍三级片都知道要整个容,隆个胸先。”做机油品牌连基础油分类都没弄明白,太不敬业了啊。

目前大部分的全合成机油是聚阿尔法烯烃PAO为主。但是生产PAO有多种工艺,目前中国有三家石化企业也能用最原始的软石蜡热裂解法生产出PAO,但粘度指数很低,只有90-95(百度搜索“聚阿尔法系统生产工艺”可以查到)。

PAO用于民用车用润滑油生产时,通常要求粘度指数在不加入添加剂的情况下达到135-140。如果有一家企业用国产的PAO来生产润滑油,完全可以标“全合成”,但实际质量也就普通矿物油的水平。见下表。
上图为五类基础油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特性描述。从左向右依次为:分类,成分,粘度指数,挥发度,极性,粘度/压力,添加剂相容性,倾点,闪点,EHD和成本比。

陷阱2:用全合成机油的发动机不会脏
这话即对,也不对。PAO是一种特点非常鲜明的材料,它本身的组成分子非常单一,24K纯。纯到它几乎没有了极性,没有极性就很难附着在金属表面上,没法起到润滑作用;自己不容易产生积碳和胶质,但也不溶解积碳和胶质,更不能把积碳分散在机油中带出发动机。

如果不加入添加剂改变它的特性,直接往发动机里加入100%的PAO,等于加入了一个什么都不干,还有洁癖的懒汉。所以,仅此一条,所谓“100%PAO的全合成机油”就是扯淡话,难道加进去的添加剂不占体积和质量百分比的吗?
上图:每个分子中碳原子数。垂直黑线是PAO,蓝色钟形是壳牌的VHVI技术基础油(3类或者以上),红色是矿物油。可见PAO只有单一分子结构,化学和物理结构极其一致和稳定。

大多数PAO全合成机油都是和5类基础油中的酯类按比例调和的,因为PAO还有一个缺点,它导致橡胶密封材料收缩,酯类也有一个缺点,就是导致橡胶密封材料膨胀,化学工程师把他们两个凑在一起,让他们互相抵消,就不担心橡胶密封材料受影响了。通常会按照PAO 75%,酯类 25%进行配比。

PAO由于具有极其稳定的特性,能耐受极低温度。据说咱们国家预警机上大功率雷达的冷却液就是PAO材料。

陷阱3:只有嘉实多磁护有“未启动先保护”的作用
这句话纯粹是一句广告语,和当年乐百氏20多层过滤净化的纯净水是一个套路。把外人不懂的行业基本常识拿出来做自己的卖点。

嘉实多磁护用的就是3类基础油,这一类基础油现在是市场上的主流。它们具有中等极性,天生容易附着在金属表面,不用加什么“磁”,就可以实现“未启动先保护”。

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“未启动先保护”能力最强的机油,那应该是5类酯类的MOTUL,因为酯类具有强极性,胜过其他四类。有兴趣的可以从第一张图中查找数据描述。

陷阱4:嘉实多极护和壳牌灰壳都是全合成
部分极护机油是全合成的,但5w-xx系类的不是,是3+基础油。灰壳的GTL(气转液)技术基础油也属于3+基础油。目前3+基础油替代PAO和酯类的应用越来越多,因为3+相对成本低廉,可选择的添加剂范围广,质量也非常优异,部分指标甚至超过PAO和酯类。

经常听到说的合成机油二次,三次加氢裂解技术,其加工过程是将矿物油加温到一千摄氏度以上,将矿物油从液体变成气体,再在高温高压状态下与氢气反应,去除掉杂质,冷却后再进行分馏,得到纯度极高的碳氢分子结构,多次循环就是所说的二次还是三次加氢。

3和3+基础油基本已经是纯净透明的液体,和水一样。平时看到机油的金黄、深褐等颜色是后加入的添加剂包的颜色,所以,用颜色深浅区分润滑油好坏是不科学的。

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报道,说中国终于结束了不能生产3类基础油的历史,有了自己的生产装置了。中国能生产PAO,但不能生产3类基础油,一开始“网络”也不能理解,后来问了一个专门做大型石化装备的朋友,他的解释是,3类基础油的生产工艺大家都明白,可我们生产不出成套设备来,关键技术在几个国外大公司手里。

壳牌的GTL技术也是很厉害的。这个技术其实和我们国内前几年热炒的“煤制油”技术是一个套路,由两个德国工程师1923年发明了这个生产工艺,二战期间用煤炭替德国生产了大量柴油。壳牌的GTL技术是用天然气里的甲烷,转化成甲醇,再进一步反应,最后得到更复杂的长链碳氢化合物。虽然山西省盛产煤炭,但是好像只做到了煤制甲醇这一步,没有进一步加工成柴油或者基础油。同样原因,我们不掌握技术。

目前,5W-XX系列的基本都是3+基础油,并不是4类全合成机油,因为没必要使用更昂贵的PAO或者酯类来生产5W-XX系列,3+基础油不但能够胜任,而且做得更好。

尤其是按照欧洲ACEA标准生产机油的时候,用PAO还未必能达到要求。比如PAO全合成金美孚1号0w-40,只能达到ACEA A1和A5的标准,达不到A3标准(在金美孚1号的包装上可以查到),因此并不适合用于德系涡轮增压车辆。目前美孚在欧洲符合奔驰229.51标准的没有国内常见的金美孚1号0w-40这个品类。

现实中,国内非常多的车主反馈,用了美孚一号以后烧机油。美孚一号虽然是好油,但不适合德系涡轮增压车。从主机厂的角度来看,他们并不在乎OEM厂家供应的是不是全合成润滑油,只要能达到他们的标准就行,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,成本越低越好。
上图为奔驰官网229.51认证,美孚部分的截图。 

你可能感兴趣

服务热线:158 7272 0707 (9:00 - 17:30)